2017年,中標聯基于多年在體系“有效性”咨詢、審核方面探索實踐,積累、提煉和總結與“有效性”咨詢、審核理念有關的技術路線、方法和工具,并首次將研發(fā)項目正式納入年度重點工作,以研發(fā)促項目,以項目促研發(fā),二者相輔相成,強力提升公司體系有效性技術服務水平。
經過研發(fā)項目結題驗收,2017年上半年主要完成如下研發(fā)成果:
一、《質量風險評估》研發(fā)項目
(一)項目背景
新版標準“引入風險的思維”,但在要求企業(yè)明確風險辨識與評估的方法、流程等方面,沒有HSE管理體系要求的那樣具體,由此導致企業(yè)在實施質量風險管理方面增加了不確定性。中標聯根據對新版標準的準確理解,結合客戶實際,決定分行業(yè)研發(fā)質量風險辨識方法、流程以及風險分級評價準則,以確保質量風險管理落到實處,不走形式。
(二)主要技術路線
1.系統收集內外部環(huán)境分析、相關方需求分析以及質量風險管理的相關理念、方法、工具。
階段性目標:收集通用方法論。
階段性成果:方法論清單。
2.針對中標聯客戶特點,包括風險識別、風險分析、風險評價以及風險應對等管理的基本原則和方法,形成質量風險培訓課件。
階段性目標:重點突破幾項方法論。
階段性成果:質量風險培訓課件。
3.結合某集團公司科研板塊特點,建立相應的質量風險數據模型以及質量風險分析、評價標準。
階段性目標:形成具有實戰(zhàn)意義的質量風險評估標準。
階段性成果:質量風險數據模型及分析評價標準。
二、《知識管理》研發(fā)項目
(一)項目背景
作為新版標準新增要求,“組織知識”管理除了提出防止知識流失、倡導知識共享之外,對于系統性知識管理并未提出明確要求。作為有效性咨詢,除了滿足符合性要求之外,針對不同客戶需要,還應就“知識管理”作出不同層級的策劃。系統掌握“知識管理”,確定客戶對“知識管理”的不同深度和廣度要求,有必要對“知識管理”從理論到實踐進行系統性研發(fā)和技術儲備。
(二)主要技術路線
1.知識管理電子圖書、課件、資料初步收集、學習與研究。
階段性目標:了解掌握知識管理知識、方法。
2.研發(fā)科研單位《知識管理辦法》。
階段性目標:能夠滿足某研究單位體系有效性。
階段性成果:知識管理辦法。
3.制作知識管理培訓課件(含案例)。
階段性目標:滿足內部、外部培訓需求。
階段性成果:培訓課件。
三、《現場審核技術指南及典型案例》
(一)項目背景
我們曾經確立“專業(yè)技術審核突破是有效性審核內容之一”,但一直以來,專業(yè)技術審核又的確是審核員難以突破的瓶頸之一。對公司重點領域進行專業(yè)技術分類,明確專業(yè)技術審核要點,建立專業(yè)技術問題案例,配置必要的圖片,指出相關技術規(guī)范、標準要求,有利于審核員快速進入專業(yè)技術審核領域,獲得客戶認可,并支持有效性審核。
(二)主要技術路線
1.編制某專業(yè)版塊《現場審核技術指南》《現場案例分析》框架。
階段性目標:分類滿足客戶現場技術管理。
階段性成果:某專業(yè)版塊《現場審核技術指南》《現場案例分析》框架。
2.案例照片收集、技術標準查詢等。
階段性目標:案例典型、采標準確。
3.依據框架,完成指南內容。
階段性目標:具備現場審核技術指導教材作用。
階段性成果:某專業(yè)版塊《現場審核技術指南》《現場案例分析》。
四、《管理評審有效性》研發(fā)項目
(一)項目背景
管理評審作為最高管理者作出決策的重要手段,在體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。但由于對管理評審缺乏準確理解,多少企業(yè)管理評審形式大于實質,甚至形成兩張皮。根據中石油某油田公司HSE管理評審專項咨詢項目,總結提煉管理評審有效性咨詢模式,以便在其他項目推廣使用。
(二)主要技術路線
以某油田企業(yè)HSE管理評審咨詢項目成果為基礎,研發(fā)管理評審有效性模板。
階段性目標:指導開展管理評審有效性咨詢、審核。
階段性成果:管理評審方案、管理評審指導表、輸入報告模版、管理評審報告模版、附件(管理評審準備依據資料目錄)等。
在審核事業(yè)部、標準化咨詢事業(yè)部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,2017年中標聯已對上述四個研發(fā)項目分別組織了項目中評估、結題驗收。中標聯將研發(fā)項目評價、驗收與內部培訓相結合,研發(fā)人員講解課題背景、技術路線和項目成果,所有審核員、咨詢師參與了研討,同時實現了“知識共享”。中標聯技術委員會對每個研發(fā)項目給予正確的定位,并指出了進一步探索的方向。對于成熟的研發(fā)成果,著手安排在咨詢、審核項目中加以應用或推廣。
中標聯結合首次研發(fā)“試水”,基本摸索出一套從立項到中評估,再到項目結題的研發(fā)管理機制,為中標聯“有效性”咨詢、審核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。
(作者系北京中標聯審核事業(yè)部部長)